今年三立買好多公視的戲劇
("再見,忠貞二村"三立何時才要播啊,我在等啊~)
然後前陣子剛好有機會,就看了這一部
看了感觸蠻不少...

先說,自從公廣集團成立之
公視晚上時段的節目打洗牌,帶狀戲劇節目就此消息
週一至週五的戲劇節目除了早上跟下午一點的時段外
戲劇首播的時段,已經擺到星期六晚上八點半的塊狀播出了
(就像現在正在播出的"我在墾丁*天氣晴")

這樣的安排很可惜,因為看很不過癮,一個禮拜才看那兩集
在三立播,至少可以一到五都可以期待收看
不過缺點就是商業電視台,就一定要塞廣告
原本20集的內容,硬是多個四集...

我對這部戲一路看下的好感,在後段有點降低
除了劇情,一方面也是因為廣告的影響吧
因為最後一集,廣告回來後,回溯劇情的時間很長=  =

不過整題而言,還是不影響我對這部的評語...

我有一個很大的感觸,跟我上學期修一堂通識課感觸一樣
我上學期修了一堂講族群的通識課
有一次,放了中國新娘在台的紀錄片...

那時最大的心得,其實靜下心來看,最大的問題點
回過來看,就算跟台灣人自己通婚的問題一樣
其實會發生的問題,總結可以說"觀念問題"
只是對於一個陌生的觀念,我們會更加排斥有偏見

不過為了戲劇效果,劇中四對外籍新娘在台灣都還蠻辛苦的
(看完整部戲,覺得外籍新娘應該也是有可能在台灣過著幸福的日子)
影響我最多的看法,在於我們長久一來的錯誤觀念

因為電視新聞偏頗的報導,讓我們對外籍新娘有很大的誤解
想法不外乎,就是要錢,擺脫貧窮生活
在不然就是假結婚,真賣淫這類都不是很好的看法
再加上對外來族群的先有防衛性的偏見下
外籍新娘的污名其實還蠻深的...
所以看到一些外籍新娘要被遣返出境時,很少會抱有同情的看法

這部戲劇也沒有太過假中立衛道
四對中,其中一對"梅芳"就有點出這問題
不能否認的確有些人,是因為這樣,但我們是不是只是這麼單純來看待

另外也有嫁來台灣不如預想的
就像其中有一位"金惠",嫁來台灣根本是被騙來的
來到台灣才知道原來新郎不是他原先以為這位
是阿欽幫他有腦性麻痺患者的哥哥,討來的老婆
這四條外籍新娘的劇情線,我最特別注意這條
可能是腦麻的阿廣,覺得這個點社會味很重
(我很容易被這種很"社會"的劇情吸引)
最後這條的收尾,我覺得我不會太過矯情
因為我看了30幾集下來,我對阿廣也不會有嫌誤的心態
因為我們看見阿廣的本質,真的跟一堆人比起來好太多了...

不如預期的還有一位-"翠華"
在越南是村長的女兒,嫁來台灣的環境說不定都沒她在越南好...
而且還常常跟丈夫孝男吵架,然後跟家裡不合的狀況也很多
但最終還是敞開心房面對面,拋棄莫名其妙自定的成見
其實這對到最後,我覺得是四對最幸福美滿的一對...

其實回頭看,這些問題,就只是基本夫妻的問題
就算是台灣人嫁台灣人也是有可能碰見
只插在先入為主的偏見而已

最後一對,秀珠
原本以為是最幸福沒問題的一對,但最後也是最嚴重的一位
嫁來台灣,卻意外被台灣丈夫傳染,感染的愛滋
面對尾聲強制出境跟生命危急的點上
我認同為何這些外籍新娘在遣返之時不忍之情
當她嫁來台灣那刻,其實她就已經是道地的台灣媳婦
甚至比很多本土媳婦更像...

其實除了外籍新娘的問題,因為有牽扯到AIDS的問題
所以這部分的社會問題也整個真實的被點出來...
這是一個很現實,且台灣社會,真實會發生的新聞事件

如果台灣多拍這種戲劇多好
我們視野都太小了,光看那幾分鐘沒什麼內容的新聞,跟傳統觀念
讓我們誤解跟不清楚太多事情了
然後還自以為理直氣壯,認為事情就是我們自己的看法那樣...

這部戲中段不少劇情,都讓我想偷偷想留下淚了...
從今以後,我對外籍新娘,有了新的認識~
> 劇名說"別在教我外籍新娘"
外籍新娘這稱呼,其實是一種很不尊重,甚至是歧視的說法
那要叫什麼?
就我們就一起改口稱呼她們叫台灣"新移(住)民"吧~

相關連結:別在叫我外籍新娘 公視官網
     別在叫我外籍新娘 三立官網
演員-范明秋(飾 鍾秀珠)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e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