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爬《囧男孩》的相關文章時
常常看到有人提及楊雅喆時,一定會提到《違章天堂》
從《偵探物語》認識楊雅喆,到《囧男孩》跟《不愛練習曲》的震撼後
讓我更想知道很多人稱讚的的《違章天堂》

《違章天堂》2002年的作品
入圍了該年金鐘獎
戲劇節目單元劇獎、單元劇女主角獎、單元劇男配角獎、單元劇導演獎
而且除了男配角落榜之外,其他三項獎項都拿了下來

拿下影后實至名歸,整部戲阿嬤這角色非常可愛又討喜
不管是跟中風的老伴、托夢的兒子、兩個大小寶孫的相處
甚至北上抗議,都非常有趣,是撐起整部戲非常重要的一角

不過謝月霞阿嬤,在2009年的一月初辭世了
所以以後也看不到她的演出了...

角色很意外的是配角高志宏
愛的麵包魂》讓我對他印象太深刻,不管看哪部戲就會想到那部XD
而且都是如果演這種LOCAL風格的,要不聯想也很難~
本劇入圍2002年金鐘單元劇男配就是他,不過他落榜就是了Orz

整部故事不時就會想笑
不管是參觀靈骨塔,或是村里民間的互動,或是我前面所說阿嬤一家的互動等
可是故事卻不是很開心的故事

我發現楊雅喆的故事都有很濃厚的社會性議題包含在其中
先不說改編的《偵探物語》
(這部社會性也很重,雖然是翻拍日本漫畫
 可是因為改編劇本整個有重寫的關係吧,非常很有台灣社會性感覺)

囧男孩、不愛練習曲、違章天堂
不管是在片頭或片尾,不是獻給某個人,就是感謝誰誰誰這樣
楊雅喆說的故事,不僅僅就只是個故事
而是真實事件讓他有感的故事,我們平時可能沒多注意的新聞上的某個故事
這點我在《不愛練習曲》感覺非常沉重
相較囧片跟違章,至少還會混雜些比較輕鬆歡笑的氣氛在裡面

看完這部片,我突然想去平日的立法院門口晃晃
後半段那個因為當兵出事死去的媽媽,雖然只是後半段短短的敘述而已
可是卻讓人非常不捨難過
我覺得這社會上一定太多冰山一角的事情想要伸冤
只是能被社會大眾注意到的,又有多少? 誰會幸運的受到民代欽點幫助呢?

後段在立法院門口那段,讓我感觸很深...
(所以才會說想去立院門口看看...)

囧男孩》跟《違章天堂》有幾個共同點
兩部都有共同提到隔代教養的問題
囧主要著重在孩子這邊,天堂是著重在阿嬤這邊

但是我想說的不是這個...
兩部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動畫輔助的插入
而動畫師都是同一個人,王登鈺

之所以會想提到這個
是因為相較02年《違章天堂》,動畫穿插讓我只有點綴的感覺
到了08年的《囧男孩》效果變好了,整個就是相輔相成

感謝我又補看了一部好片,雖然拖了這麼多年
看公視人生劇展真的就像在挖寶,有時候真的會看到一些非常感動的好片

我突然很想把楊雅喆的作品都補看全了...
之前的作品就看緣分吧,之後的作品就希望不要再錯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ef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